扫码关注公众号 才能点餐消费?别让“强制关注”成为消费烦恼

惠州第一直播室 625 字 8个月前

外出就餐、开发票,甚至停车的时候,我们发现,本应带来便利的二维码,如今却要关注公众号、授权个人信息才能消费,二维码成了消费的“拦路码”。记者在走访中发现,关注公众微信号、加企业微信为好友、授权使用位置权限等一系列扫码“霸王”条款十分普遍。

在市区东平的一家火锅,店员告知记者,店里不提供纸质版点菜单,顾客只能通过桌上的二维码进行扫码点餐。记者反复尝试扫桌上的二维码,均显示必须要关注餐饮店的企业微信,授权使用微信头像和昵称后才能点菜。

不少市民表示,在停车场缴费、餐饮店点菜、消费后开发票等各类场景中,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。

市民 张先生:

反正都是信息公开化时代,去到哪里都是扫码点餐的,我们也习惯了。

诱导,甚至是强制消费者关注公众号的情景,不少街坊已司空见惯。原本扫码消费是为了节约人力、提高效率,而现在这种便捷却“变了味”。

市民 贺女士:

要关注公众号才行,没有关注就下不了单。随后微信就会推送一些宣传的广告,我很怕个人信息会泄露出去。

“强制关注”可以让商家把顾客转化为粉丝,带来一时的关注度,似乎增强了“用户黏性”,让“流量”变“销量”。但对于消费者而言,被迫关注不仅让消费过程变得繁琐,还会因此经常收到商家发送的各种营销信息、垃圾广告,个人信息也存在泄露风险。律师分析,企业通过各种手段获得个人信息的时候,必须要经过个人的同意。

广东南方福瑞徳(惠州)律师事务所律师 朱 凡:

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和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已经对个人信息的收集作出明确规定。比如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第二十九条规定,经营者收集、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,应当遵循合法、正当、必要的原则,明示收集、使用信息的目的、方式和范围,并经消费者同意。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第六条明确,收集个人信息要遵循最小必要原则。

【小编有话说】针对扫码消费中存在的问题,消费者可通过电子邮件向中消协反映。中消协将委托专业维权志愿者对线索进行汇总、分析、整理,并视情节采取提示警示、支持消费者诉讼、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等方式,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。针对强制关注行为,中消协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“反对强制关注公众号”消费监督工作。此外,技术进步应使百姓生活更加便捷,“强制扫码”忽视了消费者的意愿和感受。部分商家靠“霸王条款”与耍“小聪明”透支消费者信任,只能获一时之利,最终会砸了自己的生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