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天鹅芳菲读书】一本深刻剖析中国人的巨著《吾国与吾民》

天鹅芳菲 2655 字 10个月前

你好,今天为你准备的书是《吾国与吾民》。2020年5月28日,在一场记者招待会上,我们听到了这样一番大实话:“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,我们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,但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,1000元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,现在又碰到疫情,疫情过后民生为要。”这番话在引发热议之余,也让很多人思考起下面这些问题: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,到底是怎样一个国家?组成这个国家的“中国人”,又是什么样的一群人?是哪些本质的东西,将中国人与外国人区分开来?而中国人独特的生存方式和精神状态,又体现在哪些方面?这些问题看似不难回答,但倘若你仔细一琢磨,又会觉得其中千头万绪,一时不知该从何讲起。别说远隔重洋的老外们了,就连我们自己,生活在这个横跨数千公里,疆域无比辽阔的国家里的普通中国人,也很难真正读懂这个国家,以及她所养育的亿万人民。是啊,我们的国家实在太大了,大江南北,长城内外,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别,可能远超你的想象。一方面,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,中国的GDP总量接近18万亿美元,相当于欧盟23个成员国GDP的总和。而上海、北京这两座“双子星”,GDP双双跨过4万亿,比肩东京、伦敦、巴黎等一众世界老牌大城市,跻身于全球前十之列。但当你走出北上广深,一路向西,就会发现,在这个繁华富庶、科技昌明、日新月异的中国之外,还隐藏着另一个中国。在那里,或许还有10亿人从没坐过飞机、13亿人没出过国、90%的人没喝过星巴克,50%的人没有喝过农夫山泉,还有超过1000万人在从事被人瞧不起的足疗行业……那么,到底谁才能代表中国?是北上广深那些衣着华美、生活优渥的上层人士,还是三四线小城里那些为了养家糊口,疲惫奔波的底层民众?而同为中国人,这两群人之间又有着哪些共性呢?早在一个世纪以前,学贯中西的林语堂先生就曾深入思考过这个问题。在《吾国与吾民》这本书中,林语堂以冷静犀利的视角,通过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,例如性格、品行、社会、政治、文学、艺术,剖析了中国这个民族的精神和特质,从而向西方社会展示了我们最真实而丰富的民族形象。正因如此,这本书一出版,便成为西方世界认识中国的最佳读本,迅速在海外引起轰动。一位欧洲评论家指出,“不管你是想了解古老的中国还是现代的中国,只要读一本《吾国与吾民》就足够了。”而美国女作家赛珍珠更是热情洋溢地称赞说:“《吾国与吾民》满足了我们一切热望的要求,它是忠实的,毫不隐瞒一切真情。它的笔墨是那样的豪放瑰丽,巍巍乎,焕焕乎,幽默而优美,严肃而愉悦……这是迄今为止最真实、最深刻、最完备、最重要的一部关于中国的著作。”接下来,我将为大家详细解读这部作品,你将看到,在林语堂眼中,中国人具有哪些独特的民族德行;你还会了解到,在传统中国社会里,“社会生活”与“政治生活”有哪些特点;最重要的是,我将向你揭示出,让上世纪的西方人羡慕不已,同时也令每一个中国人追求和向往的“生活最高典型”,究竟是什么样的。下面就让我们开始学习吧!01在林语堂看来,中国人具有哪些独特的民族德行?百年前的中国,神州陆沉,风雨如晦。随着东西方文明的激烈碰撞,和国内外局势的跌宕巨变,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变得愈发难以捉摸。彼时,深沉的忧虑笼罩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,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中国人,无论贫穷还是富有、高贵还是卑贱,都被时代的浪潮强行裹挟而去,不知所起,不知所踪。当时的西方社会,对中国有着诸多误解,这是因为,他们在本质上与中国有着一层无法穿透的隔阂,因而很难从根本上理解中国。他们或疑惑、或恐慌、或远远避开,或以揭露中国的丑恶习俗为卖点,故意将中国人的形象妖魔化。在此情况下,一些知识分子开始重新打量这个国家,以及这片土地上的人民,希望让西方世界了解和认识最真实的中国。就像赛珍珠说的那样:“中国最重要的事情之一,是中国的青年知识分子正在重新认识自己的国家。”林语堂正是这批知识分子中的一员。当时,很多人眼中的中国,“无疑是这个地球上最混乱、最受暴政之苦、最可悲、最孤弱的国家”,但林语堂却对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抱有乐观的态度。而他的乐观态度,是建立在自己对中国和中国人的透彻认知上的,正如他在这本书的序言里所写的那样:“我能够坦诚直言所有的事情,因为我心目中的祖国,内省而不疚,无愧于人。我也能将她的一切困恼纷扰公之于众,因为我从未放弃我的希望。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,不需要任何人替她粉饰太平,她将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最好,就像她历史上一直在做的那样。”在西方人看来,中国这样一个“庞大的存在”,实在难以看透。“她好像是荒乱而不测的深渊,遵守着她固有的生存律,扮演着她自己的雄伟的人生戏剧,有时是悲剧,有时是喜剧,”令人感觉“神秘莫测”。她曾经握有至尊的权威,曾经是战胜的豪雄。而今日,她却成了地球上最糟乱最失政、最凄惨最无告的国家,不能自拔于政客、文人、军阀、叛逆者掘出的深渊,实在可悲可叹。但林语堂却认为,身为硕果仅存的文明古国,中国虽然看似垂垂老矣,但她从骨子里仍是一个具有非凡活力的,有着独特的种性和文化,能够“基业永续”的伟大国度。她不仅能奇迹般地从战争、叛乱、贫穷、饥荒中挺过来,更能对这一切等闲视之,脸上甚至还能挂着一抹笑意,浅浅的酒窝里,藏着她绝无仅有的懒于改革的惰性,和那别有风味的高傲的保守性。是什么让林语堂坚信,衰弱不堪的中国一定能重新矗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呢?答案只能是人,是负荷着中国一切尊荣与耻辱、功业与罪恶的中国人。在林语堂看来,想真正认识一个民族,理解一种文化,首先要研究这种文化浸润下的“人”。我们知道,中国地域辽阔,很多时候,南方人与北方人之间的差距,甚至比地中海诸国与诺尔曼民族之间的差距还要大。就拿陕西和苏州的音乐风格来说吧,陕西民歌声调铿锵,音节高而嘹亮,歌声动则回风起舞,似在山巅,似在旷野,似在沙丘。而苏州民歌的声调如泣如诉,如怨如慕,余音袅袅不绝。再如,北方方言的声调,轻重转变分明,吐字清楚干脆,而江浙一带的方言多为喋喋琐语,句末常带有柔悦婉转的缀音,听起来甜蜜柔软,故名“吴侬软语”,二者差异之大,由此可见一斑。但尽管中国各地的风俗相差甚远,却没有像欧洲那样,分裂成一个个貌合神离的国家,这要归功于古老的中国文化和汉语文字。正是这种源自炎黄血脉的文化认同感,消弭了中国内部的种种歧异,将各民族、各省份的中国人紧紧凝聚在一起,结合成一个牢不可破的共同体,正所谓“四海之内皆兄弟也”。那么,被古老文化维系在一起的中国人,又会表现出怎样一种德行呢?林语堂认为,中国人有很多单纯而重要的民族德行,例如稳健、淳朴、爱好自然、忍耐、老滑俏皮、勤勉、节约、爱好家庭生活、和平、知足、幽默、保守,等等。但在他看来,“圆熟”二字便足以概括中国人的一切品性,正如他在书中所写的那样,一提起中国人,“我们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个性情温和而圆熟的人物印象,无论他处于任何环境,都能保持一颗镇定的心,能清楚地了解自己,也清楚地了解别人。”圆熟这个词有积极的一面,它让中国人变得知足,使我们坚信“人生但须果腹耳,此外尽属奢靡”的人生哲理,使我们向往“因过竹院逢僧话,偷得浮生半日闲”的闲适生活,也使我们把道家的出世思想和儒家的积极进取糅杂在一起,培育出慎重的理性、愉快的精神、宽宏的气度、和平的性情。可以说,圆熟是中国人最独特的德行,正是在它的帮助下,中国人才善于在最艰难的环境中寻求乐趣,从最平庸的生活里获取愉悦。但圆熟也有其恶劣的一面,它使中国人变得保守而老滑,就像林语堂在书中所说的那样:中国人有一种轻视少年热情的根性,也轻视改革社会的新企图。他们讥笑少年的躁进,讥笑“天下无难事”之自信,所以中国青年老是被教导在长者面前缩嘴闭口,不许放肆。当青年对此习以为常的时候,人们就说他“成熟了”,倘若一个青年一直保持着年轻热血的态度,到了三十岁还兴奋地主张改进革新,那他就会被旁人看作呆子或捣乱分子。在这种圆熟的社会待久了,很多人的身上就会出现忍耐、无可无不可,以及老猾俏皮这三种恶劣的品性。按照我们通常的观点,忍耐是一种美德,但林语堂犀利地指出,中国人忍耐的品性是超过一切其他国家的,这明显已经越过了合理的范畴。而对当时受侵略的中国来讲,这种无限度的忍耐是极不可取的。九一八事变时,东北军一退再退,一枪不放就丢掉了东三省,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。除了过度忍耐之外,中国人“无可无不可”的消极品性同样恶劣。那句古老的谚语“各自打扫门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”,就是对这种品性的真实写照。林语堂告诉我们,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,个人的一些权利得不到法律的保障,一腔热血的人往往得不到好下场,只有冷淡消极的态度才是最为稳妥而安全的。因此,中国的母亲总是千叮万嘱地告诫儿子:“少管闲事,切莫干预别人的事情。”有的青年不听话,结果因干预外事而惹了祸,吃上一两次亏,才慢慢学乖,懂得“无可无不可”之妙用无穷了。中国人身上还有一种典型的品性,叫做“老滑俏皮”,它是指一个人经历了许多人生的况味,最终变得圆滑而和悦。林语堂在书中举了一段禅宗公案,向我们阐述了这一品性的内涵。昔日寒山问拾得曰:世间有人谤我、欺我、辱我、笑我、轻我、贱我、恶我、骗我、如何处治乎?拾得曰:只要忍他、让他、由他、避他、耐他、敬他、不要理他,再待几年你且看他。乍一听,两位禅师的对话似乎很有哲理,但细细一琢磨,这就是一种袖手旁观、消极无为的道家思想。最大的弊端就在于,它限制了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活跃性,捶碎了一切革新的愿望,让人们觉得,所有努力到头来都是枉费心机,还不如舒舒服服地躺平,剩下的事情就交给老天爷好了。就这样,中国人的意气被逐渐消磨,最终达到“圆熟”的境地。02在传统中国社会里,“社会生活”与“政治生活”有哪些特点那么,当中国人的“圆熟”品性,进入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之后,又会催发出哪些不同于西方的特点呢?在林语堂看来,中国人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首要问题,就是缺乏公共精神,只知有宗族而不知有社会。就拿那句被古代读书人引为座右铭的话来说吧,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”,不难看出,在中国人的心目中,家往上就是国,缺失了中间的社会环节。这就是为什么,大部分中国人不热衷政治结社,也不喜欢谈论公共事务。其实,从中国人最爱玩的竞技游戏——麻将中,就能看出这种心态。搓麻将的四个搭子,每个人都想让自己先“听张”,为此,就要彼此勾心斗角,要竭力揣摩别人手中捏着的是什么牌,而掉出所不要的牌给下家的人,以此来拖延其他人成牌的节奏。而当时流行于西方社会的竞技游戏,如足球、橄榄球等,都讲究团队协作,而这恰恰是欧美人士社会生活的基础。因此,欧美各国非常崇尚公共精神,各种社会工作也不断蓬勃发展。但在中国人眼中,所谓社会工作,就等于干预他人的事。如果一个人热心于社会改革或任何其他公共事业,在中国人看来常觉得有些可笑,甚至带着一丝恶意,揣摩其用意所在:他是不是在向社会公众献殷勤?为什么他不效忠于家庭,也不巴图上进、升官发财,好帮助亲戚朋友,反而来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?书中讲了这么一则轶事,一些留洋青年接触到西方的社会服务,大受启发,于是回国组织社团,想在社会推行“扫除文盲”的运动。结果一位军阀对此大加抨击,他说:“学生就应该勤勉读书,不要干预外界事务。人家吃饱了自己的饭,干自家的事情,而你们却要扫除他们!”说白了,这位军阀想表达的意思就是,不识字的人不来干预你们,为什么你们偏偏要去干预他们?这种心态,正是大部分中国人对待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心态。究其源头,是由古老的家族制度造成的。林语堂指出,家族制度是中国社会的根底,从家族制度里进一步产生了宗族观念,中国的一切社会特性都源于此。因此可以说,通过家族制度和宗族观念,我们能解释中国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一切问题,包括面子、报恩、礼仪、博爱、慈善、优待、公正、特权、贪污、行业联合会,等等。在古代中国,一个家族就是一个互助小组织,在这个组织里,每个成员都各尽其力,各取所需,其中的互助关系发展到很高的程度,甚至形成了一种道德意识。比方说,有时一个兄弟会千里迢迢前往某地,替他那破了产的哥哥恢复名誉;经济条件较好的人,常慷慨解囊,资助子侄辈就学读书;更有甚者,倘若家族中出了一个大官,他还会想方设法给亲戚们安排一份好差事,正所谓“一人得道鸡犬升天”。总之,一个家族就是一座铜墙铁壁的堡垒。在其内部,成员彼此互助,而对外界,则采取消极抵抗的态度。甚至可以说,对于家族成员而言,家族之外的一切,都是合法的可掠夺物。换言之,中国的家族制度,对于家族成员是保护的、救济的,但对于社会的整体利益来说,却是削弱的、不利的。这种从家族伦理中引申出来的社会伦理,就是林语堂所说的“家族的自私”,它是中国人缺乏公共精神的核心原因。从“家族的自私”里滋生出来的,是徇私舞弊,是人情关系,是政治腐败。就像林语堂在书中所写的那样:营利舞弊,敲诈钱财,对于公众是一种恶行,对于家族却是美德。